3月23日,理学系创新创业工作室开展“趣味实验:实验为笔,趣味作墨”为主题的非牛顿流体实验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理竞赛协会协办,全体物理竞赛协会会员参加。
活动现场,物理竞赛协会社团负责人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非牛顿流体的概念、特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专业原理到生活实例,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拼图的碎片,逐渐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拼凑出非牛顿流体的清晰轮廓,让原本陌生的物质变得亲切而易懂。
讲解过后,便是令人期待的动手实践环节。在社团负责人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化身小小科学家,亲自参与到非牛顿流体的制作中。他们将玉米淀粉与水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合,在这个过程中,奇妙的现象开始逐渐显现。当缓缓搅拌混合物时,它宛如温柔的液体,柔顺地流淌着;然而,当快速击打或用力挤压时,它却在瞬间变得坚硬如石,仿佛拥有了神奇的魔力。这种与牛顿流体截然不同的性质,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非牛顿流体的神奇特性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同学。大家的热情被充分点燃,纷纷踊跃参与互动实验,沉浸在探索科学的乐趣之中。
社团负责人表示,这次实验活动无疑是同学们探索物理世界的一次奇妙旅程。它不仅让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非牛顿流体的神奇特性,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同学们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面对新奇的物理现象,全神贯注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捕捉物理现象背后的奥秘,深刻挖掘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原本略显枯燥的物理学习真正“活”了起来,如同星星之火,持续点燃了校园里的科学探索热情。
展望未来,物理协会将继续秉持着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持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带领同学们深入探索更多物理世界的奥秘,为校园营造更加浓厚的实践探索氛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同时,这一系列的活动也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助力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审:吕俊辉
二审:冯中营
三审:王建军